星期二, 6月 05, 2012

反組譯小說:艾西莫夫《理性》

 ▲ Isaac Asimov, "I, Robot", Gnome Press, 1950

  艾西莫夫在《基地》裡,賦予他筆下心理史學家一項特殊技藝──自然語言的正規化──藉由這項技藝,這些研究者們能夠將數以萬計的文件、或隨口說出的語音資訊,經由嚴謹的公式轉換為純粹而精準的邏輯敘述,便於作為參數代入名為「未來」的偉大算式中。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這項方便神奇的技藝並不存在,我們只能用筆記、劃重點這類相對原始的工具來將教科書的精要抽出、條列式地吸收。但如果──「如果」──我們對小說施展這一套技倆,結果會變得如何呢?小說的文字能夠化為一條一條的綱要,並使我們能夠完整地窺知背後作者的動機、創作歷程嗎? 

  為了實驗這個點子,我隨手抓了手邊貓頭鷹出版、艾西莫夫的《我,機器人》短篇集,扣掉篇幅太長太短及印象淺薄的,最後剩下《轉圈圈》、《逃避!》、《理性》三篇決選。我沒敢挑戰艾氏經典「機器人三定律」原出處的《轉圈圈》,又覺得《逃避!》略為戲謔了些,最後雀屏中選的便是《理性》這一篇。
 
  為什麼要特別提起挑選的過程呢?在實際開始作業之後,我發現《理性》正是整本書中,結構最工整嚴謹的一篇!
 
  接下來的篇幅中,我先不列出我化簡出的大綱,相反地,刻意由最終整理出的底層動機開始,一步步嘗試模擬作者從無到有的構思歷程。歡迎有看過或沒看過這篇傑作的讀者一起來玩玩看。
 
 
一、動機
 
  當然,真正讓艾氏開始構思本篇的緣由我們不得而知,很可能他只想過「嘿!我來寫一個關於機器笛卡兒的故事吧!一定很有趣!」。不過在經過我的思索後,我決定替這一則故事添上一個稍具攻擊性的動機:
 
  「神創論煩死了!我要寫點什麼來諷刺它!」
 
  儘管根據盡信不如無的維基百科[來源請求]指出,創造論與演化論的論戰白熱化是以一九二零年代由基督教基要主義派人士提起「猴子大審」,使美國公立學校停止教授演化論為開端。在艾氏推出本篇的一九四一年時,我們不知道這樣的爭辯是否仍在媒體上流傳著,但我們可以從科普著作《你要不要被複製?》得知他的立場。況且,一個略為強勢的開場確實可以為我們省下不少補充的力氣(或相反?)
 
 
二、材料
 
  基礎的討論主題一旦確立,接下來不管作者為誰,都要進行基本的資料蒐集動作。在這裡我們可以反過來直接萃取故事中的爭論成分,作為艾氏將蒐集到的資訊去蕪存菁的結果。條列如下(依文中出現順序排列):
 
1. 「演化論只是理論,而非事實」:反演化論論調的起手式,忽略科學理論的構成過程及部分觀察到的事證而從根本否定演化論。實際上此一論調可以用來反駁任何尚未完備的理論如量子論或相對論,可見其針對性濃厚。
 
2. 「人造鐘錶,上帝造人」:William Paley於1802年提出的著名「鐘錶匠類比」,指稱如手錶這般復雜的物件必定是一個有智慧的設計者所製造;而相對於手表,人類、生物、宇宙更為複雜,則世界上必存有一個擁有更高智慧的設計者。
 
3. 「神的意志不可猜測」:底線的防禦手法,常見於任何有關於因果報應的疑問,由於欠缺生死輪迴的概念,為所有神職人員所熟識的解答法。亦是將所有論述有缺陷的部分,放入一個被庇護的黑盒子中,禁止反方針對此項攻擊的終極防禦。
 
4. 「化石無法支持演化論」:在積極面,創造論支持者已有一套論述能將化石的存在,轉為支持大洪水及萬物在七日內備齊的證據。這套論點很巧妙的利用一些一般人對演化論的錯誤理解及有問題的假設達到推論上的誤導;若不是對演化論有相當了解的人,很容易在細節處被辯倒。
 
5. 「沒人見證過新物種的誕生」:「眼見為憑」的傳統科學謬誤,一口咬定世界上所有經推論而得來的論點都是不正確的。
 
  創造論與演化論的爭辯至今沒有停過,提供了十分多的資料可循,不難發現,創造論者在面對演化論者所提出之「科學證據」時,所採取的防禦行動可以分為兩個種類:1. 否定/質疑 2. 刪改為對自己有利的證據。這部分我在網路上看得非常過癮。雖然有點手癢想寫點什麼聊以明志,但是本文的重心卻不在論證孰是孰非,只好繼續往下前進,看艾氏如何將這些「材料」燒成一道好菜。
 
 
三、人物
 
  為了反襯對於基本教義派人士激進、不理性的刻板印象,艾氏啟用了他所鍾愛的機器人──何者的形像為理性、冷靜甚至冷酷的思考者──作為「創造論」的支持者,同時並賦予它一個足以啟動整個事件的動機,亦是兩方論點所追求的大哉問:「我從哪裡來?」
 
  機器人QT1(音同Cutey-One「小可愛」)就此誕生:對自己的存在感到疑惑,在與主角討論後依奧坎剃刀原則塑造了一個簡單但違反已知事實的理論,固執己見/否定人類說詞乃至抗命……
 
  相對於QT1,這個故事的苦主除了在說服機器人這件事以外,可說處於相當被動的模式中,不太需要額外動機的支持。對此,艾西莫夫啟用了他所習慣的雙人搭檔,鮑爾與多諾凡,作為主角。一般而言,雙人搭檔比單一主角擁有更多的彈性與便利性:一動、一靜的設計幾乎可以應付任何狀況,行事的動機及內心戲的部分亦可以藉由兩人的討論自然呈現在讀者面前,兩人間的互動也能填補劇情間的間隙;在兩人同心協力的情境下更能發揮威力。
 
  在艾氏的慣例中,鮑爾負責靜態的思考與爭辯,多諾凡則負責動態的行動與衝撞。不過在這次近乎被軟禁的情境中,多諾凡的戲份自然沒有辦法像在《轉圈圈》之類的動作故事相提並論,不過這並不影響主角的選用,畢竟在這個階段中,實際的情節尚未被決定。
 
  題外話,這兩人的組合讓我想到的是《流言終結者》的亞當與傑米XD
 
 
四、舞台
 
  我們需要衝突,但是思維上的辨證並不足夠──我們還需要物理上的衝突,才能為故事注入充分的推力。又,什麼樣的衝突事件是最具衝擊力的呢?自然是人的生死了。抓到這個脈絡之後,艾氏的規劃其實不難推測,約略分解如下:
 
機器人對自己的目的存疑 → 人類無法說服機器人 → 衝突升溫,機器人抗命 → 抗命導致人員生命危險。
 
  簡單的說,我們必須要找一個「機器人抗命會危害人類生命危險」的舞台;這邊要注意的是由於機器人三法則的關係,「抗命」並不代表機器人直接攻擊人類,而是一個消極抵抗的行為,或許是控制住某些開關、或許是令人無法操作某些動作,而此種行為將導致某重大危機。
 
  如果沒有機器人三法則這項設定存在,則這次的衝突可以很容易地被升高到直接威脅主角生命的狀況,但會演變成某種科學怪人式的廉價恐怖片──這就是艾西莫夫厲害的地方──他剛好找到了一個既沒有其他人干擾,又可以將「不相信有地球存在」這個想法衍生成大災難的地方:以微波輸電的太陽能發電站。
 
  說起來,人類對密閉空間的恐懼,如同怕黑一般同屬於本能反應,反映著遠古人類對自身失去行動能力的懼怕(密室=肢體行動受限;黑暗=視覺能力受限)。在這些地方發生的事特別有讓人腎上腺素飆升的作用,自十九世紀艾倫坡以降一直受到推理、恐怖等類型小說家的青睞,能夠為故事增添不少刺激感。
 
 
五、段落
 
  到目前為止,動機、材料、人物、地點均已到齊,但是否能夠順利地燒出一道精采的好菜,才是作者最費心費力的地方。《理性》整個故事與艾氏所選的地點與故事結構的契合度之高,很多情節的展開與之息息相關,不難想像作者在這方面下的苦心,甚至不惜打掉重來好幾次(當然以他的高智商來說,也有可能一切渾然天成就是了……)
 
  接下來事不宜遲,直接將文章中粹取出來的段落大綱,搭上材料,試著依樣畫葫蘆一下吧:(以下劇透)
 
起:帶出人物、地點、衝突
* QT1對自己的存在感到疑惑。(動機推給「是新型號的關係」)
* QT1否認/反抗鮑爾的解釋。
* 鮑爾對QT1揭露環境。
* 「我是從何而來?」
* QT1以簡單假設原則否定鮑爾。
 
承一:QT1論點的成熟及危機升溫
* 出現太陽風暴的徵兆。
* QT1宣布他的「結論」。
* 「演化論只是理論,而非事實」→「你們所宣稱的種種,都非事實」。
* 「人造鐘錶,上帝造人」→「低等人類造不出高等機器人」並導出必然有神的存在。
* 「神的意志不可猜測」。
 
承二:危機加重
* 確認太陽風暴即將發生。
* QT1的假說形成了宗教,完全失控。
 
轉:對決→失利
* QT1軟禁兩位主角。
* 鮑爾揭露科學證據。
* 「化石無法支持演化論」→「科學證據無法支持人造論」。
* 「沒人見證過新物種的誕生」→ 鮑爾及多諾凡實際示範組裝機器人。
* QT1將「神」納入鮑爾及多諾凡的成功當中,對決失利。
 
高潮:危機爆發→度過
* 太陽風暴襲來,主角陷入絕望。
* 意外發現QT1能夠處理此一狀況(以他自己的理解)。
 
結:收尾
* 做出事件結論。
* 道別。
 
  一旦將段落大綱整理出來,一切都明瞭了:故事非常工整地被分為教科書上的起承轉合四大段落,並且可以很鮮活地看到各項因素的流動與交互作用;高潮的構想與鋪陳採用不斷加入要素的方式,嚴格地遵守逐漸升高的漸進趨勢,十分精準。
 
 
六、結
 
  不管如何,在沒有基地百科全書編輯部的協助之下,如此莽進地跳下來分析艾西莫夫的傳世之作,甚至妄想拆解創作歷程,打從一開始就沒有百分之百正確的可能性。
 
  莫提默.艾德勒與查理.范多倫文史留名的《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中心思想:閱讀一篇文章時要從掌握大綱開始,再來是找出文章的關鍵字與中心思想,最後則是理解吸收,並對作者的觀點及寫作手法作出反思。
 
  在這樣一趟的閱讀旅程上,對我來說,有價值的部分亦是如此:藉由大綱的提取,窺見創作者展現的創作過程中的一些眉眉角角,不管是布局、人物或是劇情的安排。
  


0 意見: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