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Tallent & J. Thompson, "A Square Peg in a Round Hole", Featherstone Education, 2011
作者:Bernard Tavitian
發行年分:2009
支援玩家:2人
遊戲時間:15分鐘
建議年齡:五歲以上
分類:板塊放置、區域包圍、抽象遊戲
BGG連結:http://boardgamegeek.com/boardgameversion/116579/mattel-multi-lingual-version
Blokus結合俄羅斯方塊以及圍棋的特性,一向是我很喜歡的桌遊之一,但一直遲遲未入手。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第一、太大盒不好收納;第二、台座太軟容易破裂;第三、板塊收納要靠夾鏈袋,容易缺件或斷裂。
直到我在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碰到了《Blokus To Go!》,這些疑慮才迎刃而解。
今年三月中,適逢內湖家樂福樓上玩具反斗城辦了「Angry Bird Star War布偶加一元多一件」的活動,為了看看有沒有機會搶下車輪頭公主x2,我走進這個我大概20年沒有逛過的地方,赫然發現裡面竟然有桌遊區!層層疊、UNO、砍樹皮......然後一盒「大戰略」出現在我眼前。
不是決鬥版(Blokus Duo),也不是城市版(常有賣家搞不清楚的City Square Off),是小古跟卡牌屋都說沒再進的旅行版!墊了墊重量、翻看一會兒,似乎還滿符合需求的?一個閃神之下就結帳了,再也沒有人過問車輪頭公主的事。
接下來,愉快的開箱時間~
噹噹~簡單明瞭的盒面~
另一邊的側面是藍色底、其餘資訊相同,我就不貼了。
《Blokus To Go!》讓我覺得很驚豔的一點是:它側板竟然做成可拆式的,而且卡榫還加上彈簧增加耐用性!平時收納時就蓋好,要玩的時候收納板拆起來直接拿在手上,板塊就從收納板擺到棋盤上,在車上玩除非整盒掉到地上,否則也不容易散掉。收棋盤的時候兩人分工,一人收一色回到自己手上,剛好再開一局! XD
比較令人擔心的反而是板塊:每個方孔的四個邊上有凸起以卡住格子,但是不知道磨損得兇不兇、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會卡不太住而喪失攜帶便利性,如果是磁石式的就完美了。不過依目前開的次數來看,似乎暫時不用太擔心。
遊戲規則(節譯自說明書)
1. 每個玩家拿起一片收納板,上面各有同色不同形狀的板塊共21塊。
2. 決定誰先之後,兩人輪流各放一塊板塊到棋盤上。板塊必須有一格與棋盤上的「起始格」(標有圓點標記)重疊。
3. 兩人輪流放置板塊。板塊放置規則如下:
a. 新放的板塊必須以角對角的方式接觸到自己的板塊。
b. 同色板塊的邊不能相臨。
c. 不同色的板塊無(b)之限制。
d. 已經放到棋盤上的板塊不能再拿下來或換位置。
a. 新放的板塊必須以角對角的方式接觸到自己的板塊。
b. 同色板塊的邊不能相臨。
c. 不同色的板塊無(b)之限制。
d. 已經放到棋盤上的板塊不能再拿下來或換位置。
4. 玩家沒辦法放任何板塊到棋盤上時,該玩家本回合休息一次。
5. 兩人都沒有辦法再放任何板塊到棋盤上時 (包含所有板塊均用完的情況),遊戲結束。
6. 記分:
a. 如果全部放完沒有剩下板塊,加15分。
b. 如果你最小的板塊(1x1那塊)是最後放的,加5分。
c. 其餘剩下的板塊,每多「一格」,扣一分。
a. 如果全部放完沒有剩下板塊,加15分。
b. 如果你最小的板塊(1x1那塊)是最後放的,加5分。
c. 其餘剩下的板塊,每多「一格」,扣一分。
7. 分數高的贏。
遊戲心得
儘管我的反應力不是那麼好,俄羅斯方塊最多玩到lv. 9就玩不下去,但是那一類的方塊排列組合遊戲,總是能讓我的腦細胞非常開心。《Blokus》更融入了圍棋的概念,衝、檔、頂、刺,這樣就可以讓我這個只看過棋靈王、實際下起來連國小生都打不贏的人玩得十分過癮了。
附帶一提,《Blokus》是唯一一款我同時擁有電腦單機版與手機單機版的桌遊。(驕傲)
跟可支援四人玩的原版比起來,《Blokus To Go!》玩起來廝殺感非常的重:第一,原版棋盤大小有20 x 20格,但是旅行版只有14 x 14格,足足小了一半以上;第二,開局不是從角落,而是從相距只有短短六行的起始點開始,要往後固守還是要往前衝殺必須在幾手之內馬上決定,非常刺激。
當然,如果對手是新手、需要花一點時間適應這個遊戲,或是家裡面玩不想要一下就殺紅眼的話,遵照原版規則從角落開始,也不失一個簡單好用的變體。
總歸來說:《Blokus To Go!》繼承了所有來自原版的優點;更有甚者,它便於收納、攜帶,本體也更堅固,除了可支援的人數稍少之外,實在是無可挑剔。只是不知道玩具反斗城會不會持續進貨了 :-p
感謝各位的收看~!
0 意見:
張貼留言